本篇文章1493字,读完约4分钟
青岛新闻网北京6月5日电(记者雷敏) 6月1日,我国正式开始通过财政补贴宣传节能家电的活动。 这是近年来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扩大内需战术的又一重要措施。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快速发展观的指导下,立足扩大内需,将扩大内需和扩大外需结合起来成为我国一贯的战术选择,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方面发挥了重要意义。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来袭时,中海外贸增速单月下降29%,经济受到较大冲击。
“出手快,出拳重”——对比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调控措施。
2008年11月9日,宣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投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等)。
“保护民生”和结构调整是4万亿投资的重头戏。 中央财政新增投资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投资占44%,自主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投资占16.5%。
2009年1月14日至2月25日,中国发布了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等10个重要产业调整振兴计划,成为危机应对一揽子计划的核心副本之一。
计划实施后,受益最大的是汽车领域。 仅仅一个月后,中国的汽车市场稳定、强劲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冬季中的奇葩。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同比增长40%,超过1300万辆,一举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新车消费市场。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去年2月底,全国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3亿台,实现销售额5378.5亿元。
一揽子扩大内需的措施为中国经济对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发挥了重要意义。
据统计,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gdp增长率降至6.8%,2009年第一季度降至6.1%。 一揽子计划实施半年后,中国经济迅速走出低谷,二季度增长率回升至7.9%,三季度增速回升至8.9%,成功实现了v字反转,在全球经济中率先稳定回升。
2009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7.7%的增长中,投资贡献了7.3个百分点、4个百分点。
摩根士丹利亚洲地区主席斯蒂芬·罗斯评价说:“中国推出的扩大内需的措施比较有效地阻止了经济的下降,保证了增长速度,也为世界经济的恢复提供了动力。”
在内需扩大的情况下,中国也在观察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的加强。 尽管面临着各种压力,但仍采取淘汰落后产能等多种措施,按期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加强了历来流传的产业改造升级,清洁能源、第三代移动通信等战术性新兴产业高速发展。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未过去,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外需减弱,将再次考验中国经济。 稳定增长的关键是稳定外需,积极扩大内需。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出台的家电下乡等一系列费用促进政策相继失效,近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费用的措施,急需继续支持家电下乡的政策,降低流通价格。
此外,根据“十二五”,早日启动顾全大局、牵引性强的重大工程。 最近,国资委发表了14条意见,鼓励民间投资参与国企改革重组。 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卫生部等部门也密集发布了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健康快速发展的细则。
“扩大内需、稳定增长,离不开费用和稳定投资”国务院快速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如果以扩大内需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方针和立足点,将防止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震荡,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快速发展
除此之外,拉动支出特别是居民支出是全面扩大内需计划的战术要点。 2008年4季度以来,国家实施了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家电汽车退换、汽车购置税减半等一系列费用促进措施。 2009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达到198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标题:“实施扩大内需战术 有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地址:http://www.ygfootball.com/ynjj/16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