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607字,读完约12分钟

千呼万唤,利率市场化的靴子终于落下。 7月19日,央行宣布,经国务院批准,自年7月20日起,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全面放开。

自1996年中国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以来,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走过了17个年头。 此次贷款利率全面放开后,各界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利率市场化改革最容易的部分已经完成,改革正式进入深水区。

为什么这次利率市场化改革没有进一步放开存款利率的变动范围? 被认为是最后“刺激满分”的存款利率市场化,下一步将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 与之相适应,中国需要整个金融基础设施吗? 为此,《第一财经()日报》组织了圆桌会议,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利率市场化走向深水区 下一步应筹建存保机制”

利率改革会影响几何图形吗?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加大,资产质量也进入拐点期。 此时,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的目的是什么?

沈建光:作为结构改革,利率市场化有助于防范影子银行风险,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另一方面,金融业利用监管空差距进行表内表外资金转换,获得高额利润本质上是金融套期保值,蕴含着巨大的风险。 我认为防范影子银行的风险必须稀疏,前央行坐视银行间利率高的企业,没有被市场解释为规范影子银行风险的重要行动。 这样的方法起到了警告作用,但市场预期混乱。

“利率市场化走向深水区 下一步应筹建存保机制”

影子银行的风险来源是地方融资平台和长期资金定价机制扭曲,银行信贷监管严格,银行资金外露,因此推进利率市场化有助于处理“影子银行”发生的根本问题。 另一方面,利率和汇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加快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建立,有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利率市场化走向深水区 下一步应筹建存保机制”

廖强:央行在这个时候出台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措施,正是考虑到了目前的货币条件和信用条件。 最近,银行贷款利率的定价很少低于基本利率。 在目前的信用条件下,短期内,贷款利率的放开不会冲击银行经营和市场的信用利率。

“利率市场化走向深水区 下一步应筹建存保机制”

林采宜() :从央行来说,推进利率市场化是为了降低实体经济资金的价格。

虽然对商业银行有影响,但影响不大。 原因之一是商业银行大部分贷款的利率都在基准利率的七成以上,银行仍然有很强的议价能力。 其二,商业银行有第二种选择,即大企业转移到中小企业,而不是进一步降低融资利率。 这些小型企业可以承受更高的贷款利率。

“利率市场化走向深水区 下一步应筹建存保机制”

日报:如何判断贷款利率全面开放对贷款市场利率整体的影响和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林采宜:这次推进利率市场化,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关于对市场利率的影响,没有太大的下调。 目前,资金方面的整体供需关系还很紧张。 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大部分浮上水面,当然不排除资金面整体进一步宽松后,市场利率会下跌。

对商业银行来说,除存款利率外,银行间市场、大部分贷款利率都已经市场化,高于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 放开贷款利率管制会影响银行,风险不大。 目前,在这种利率环境下,放开贷款利率管制的影响最小。

廖强:从资产端来说,银行的贷款定价行为受影响不大。 当然,贷款定价有银行和公司之间的博弈行为,这其中有心理影响,但这种心理影响并不特别明显。 下一步,预计商业银行还将继续向中小企业倾斜融资资产组合。 短期内,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平均收益率也有可能上升。

“利率市场化走向深水区 下一步应筹建存保机制”

当然,银行的利润既取决于资产收益率,也取决于负债价格。 从融资价格的意义上讲,此次改革与债务端无关,但这一改革措施同样会影响银行的债务价格,首要是影响银行对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预期,从而迫使银行采取越来越多的前瞻性措施应对迟早到来的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 一步来说,以存款利率为上限定价的银行可能越来越多。 一点点的融资基础不是相对强大的大型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浮的压力也在增加。 特别重要的是,商业银行通过理财产品吸收存款的方法将更加普遍。 在我们看来,大部分国内银行的理财产品实际上是异化的市场化定价的存款。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理财产品余额接近10万亿规模,相当于存款规模的10%左右。 换句话说,已经有10%左右的银行存款市场化定价。 这种情况会导致银行实际负债价格的上升。 当然,大多数理财产品都在表外,所以从会计上看,理财产品的高价可能不会反映在银行的负债价格中。

“利率市场化走向深水区 下一步应筹建存保机制”

沈建光:短期内,早期贷款利率下限为7折,但实际上能享受这种折扣的公司很少。 由于这家央行取消了贷款下限,所以短期内对银行利润和公司负担的影响不大。 重要意义在于推进长期,也就是利率市场化改革。

存款利率为什么不开放?

日报:虽然贷款利率管制已全面取消,但此次利率市场化并未像预期的那样放开存款地址的利率。 在某些人的观点上,为什么呢?

廖强:目前可能严重影响国内银行利率差距的,其实是存款方定价机制的改革。 存款标的定价上限明显具有约束性,例如,在多家中小银行存款利率已经上升的陪同下,就本市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来看,去年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4.11%,比一年定期存款利率高出111个基点。 因为,如果放松存款方面的利率管制,存款利率一定会上升。 这将对银行吸收利润和信贷损失的能力产生实质性的负面影响。

“利率市场化走向深水区 下一步应筹建存保机制”

目前,商业银行和政府决策部门对银行的实际信用风险状况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对银行体系内尚未充分显现的信用风险存在较大担忧。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存款利率管制,对整个银行系统的融资价格加以约束,从而使银行获得较为稳定的息差空,对于维持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至关重要。 我们认为这种想法会使存款利率市场化持续成为渐进的方法。

“利率市场化走向深水区 下一步应筹建存保机制”

沈建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了17年以上。 目前,除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尚有限制外,其他利率市场化、包括货币市场和债市在内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完成。 可以说,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进入攻坚阶段。 由于实际贷款利率可以触及下限,目前中小企业资金价格上涨,一般加上10%的贷款利率和2.7%的ppi通缩,实际利率更高。 因为这个贷款利率的下限更加成熟。

“利率市场化走向深水区 下一步应筹建存保机制”

相比之下,从银行风险的角度看,推进利率市场化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包括改革现有的金融体系、积极探索退出机制、尝试建设存款保险制度等。 当然,关于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跳,今年央行可以考虑将存款利率上浮区间继续扩大1.2倍。

“利率市场化走向深水区 下一步应筹建存保机制”

林采宜:存款端不动,显示包括央行在内的金融监管高层整体较为谨慎。

从央行的角度来看,不放开存款利率,可能会导致开放后市场的逆向选择。 中小银行的资金面非常紧张,在这种情况下中小银行是提高存款利率的原动力。 由于居民与中小银行之间存在新闻不对称,居民不知道中小银行的资产质量状况、经营方面的差异,只能看到存款的利率,可能希望将钱存入这些银行。 也就是说,资金流向不好的银行,不流向好的银行。

“利率市场化走向深水区 下一步应筹建存保机制”

这是央行的担忧,但从我个人的立场来看,我反对这种看法。 我认为作为财富所有者有权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投资偏好进行投资,并在利润和风险之间做出决定。 这种选择权应该赋予居民,而不应由监督当局支配。

当然,存款可能发生的风险可以通过存款保险制度来抵消。 例如在美国,有存款保险制度,联邦存款保险企业为10万美元以下( 2008年危机后提高到25万美元)的小额存款提供保险。

日报:存款利率全面开放乃至利率市场化的真正完成,必须以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为必要的制度条件吗? 现在推行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合适吗?

沈建光:是的。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发展,银行的竞争将扩大,利润空之间将被大幅压缩。 此外,存款人和包括贷款在内的人有道德风险。 也就是说,储户可能会不顾风险选择利率高的金融机构。 为了获得贷款,必须多投入风险和收益高的项目,系统性风险正在上升。 由于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加和资产贬值带来的挤兑危机,有必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使银行管理具有自我约束机制。 从决策层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动向和表现来看,推进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已经到来。

“利率市场化走向深水区 下一步应筹建存保机制”

廖强:要实现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是必要条件之一,但绝不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实行银行利率完全开放的最重要前提是审慎的宏观政策和比较有效的金融监管。 存款保险只能应对个别银行的破产和市场退出,不足以应对系统性的银行危机。 审慎的宏观政策和比较有效的金融监管可以导致利率不市场化后,银行恶性价格战引发系统性危机。

“利率市场化走向深水区 下一步应筹建存保机制”

推行存款保险制度没有限制,随时可以前进。 存款保险制度的核心功能是防止存款人在个别银行发生支付风险时进行胁迫性的兑换行为,因此风险会蔓延。 但是,人们在引入存款保险制度时,必须牢记金融体系安全的局限性,真正重视审慎的宏观政策和比较有效的金融监管在保障金融体系安全中的基础性作用。

“利率市场化走向深水区 下一步应筹建存保机制”

林采宜:存款保险制度是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条件,也许没有那么绝对。 但是,有良好的存款保险制度,非常有利于整个金融体系的市场化、金融体系的制度完整性。

长期以来,民营银行、小银行将会更多。 在目前存款保险制度不足的情况下,国有大行实际上享有行政隐形保障,国家为大银行背书,这对小银行、民营银行不公平。 从这个角度看,尽早推行存款保险制度,规范透明的银行存款保险机制,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走向深水区 下一步应筹建存保机制”

目前,监管层鼓励民间资金进入商业银行,现在是推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好时机。

利率市场化之路

日报:有一种说法认为,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轻松的改革已经完成,剩下的存款利率市场化“令人毛骨悚然”。 存款利率的放开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步骤? 你认为多长时间才能真正实现存款利率的全面开放?

沈建光:正如你所说,存款利率市场化是最后一步,当然最后一步需要做必要的准备。 包括准入和退出机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机构积极扩大中间业务,抵制息差收入的减少。 另外,重启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也是一个很好的转移。 随着风险防范和监管的加强,在“十二五”结束之前,中国有望真正实现存款利率的全面开放。

“利率市场化走向深水区 下一步应筹建存保机制”

林采宜: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方向应该是“先长后短,先大后小”。

下一次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可以从大额存款中推进。 例如,提出大额存款( cd )。 小额存款承受风险的能力非常低,大额资金不同,可以选择存款、购买债券,承受风险的能力相对较高。

而且,存款利率市场化可能开放的是长时间存款。 快速放开短期存款可能会加剧资金流动,影响金融市场 的稳定性。

从时间上讲,大额存款的开放最早将于今年、最晚明年上市。 其实,目前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迅速膨胀,到今年年底理财产品余额很可能超过10万亿元,这样的数字证明存款转移情况非常严重。 资金是逐利的,如果大额存款没有市场化,资金很可能会从银行系统中流出,资金脱媒就很明显了。

“利率市场化走向深水区 下一步应筹建存保机制”

对金融监管者来说,其实也没什么选择。 与其把这笔资金的一部分留在银行表外,增加监管难度,不如放开大额存款的利率,留在表中。

鄂永健:管理利率双轨制下的资金套期保值行为可能是促使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上半年,特别是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大幅增加,但经济增长持续缓慢,金融与实体经济出现了某种背离。 原因之一可能是一些公司将通过信贷和债务发行获得的价格较低的资金投资于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高收益资产,导致资金流动变长。 只有利率市场化取得实质性进展,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资金双轨制带来的套利机会。

“利率市场化走向深水区 下一步应筹建存保机制”

在存款方面,预计将按照“先长时间、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逐渐放开,大额长期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将加快。 此外,相关配套改革已提上日程,存款保险制度有望选择机会上市。 允许银行发行大额可转让存款也有可能被突破简化存款利率期限结构取消一年以上存款期限的基准利率

标题:“利率市场化走向深水区 下一步应筹建存保机制”

地址:http://www.ygfootball.com/ynjj/11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