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2字,读完约3分钟
“海外移民热”背后的中美博弈
国家新闻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
一方面积极吸引海外投资,另一方面投资移民“蠢蠢欲动”,中美两国的资本流动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中国境外人才流失约80万人
吸引移民,提振低迷的房地产市场,美国国会提出“外国购房者超过50万美元即可获得美国居民签证”,但道理似乎很简单:在国内购买力对住房诉求极度饱和的情况下,借助移民力量消化过剩的住房存量,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恢复。 由50万美元换来的美国永久居留权(绿卡),虽然不能直接找员工,但可以带来更富有力量的费用,甚至打破费用低迷的僵局。
美国还打算设立跨越23个部委的办公室,大力推进美国的“招商引资”行动,通过本国的市场、资源特点,重振美国对全球资本流动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随着西方国家人口老龄化、投资转移、内需后续增长乏力,许多国家将移民政策作为刺激经济的重要手段。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也从劳动移民、留学移民经历了以当前知识产权阶层为主力的技术移民、投资移民,中国已经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海外移民热潮”。
在国际移民大潮中,近年来中国境外移民也有扩大的趋势。 中国社科院2007年发布的《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输出国,中国知识精英的流失也居全球之首。 1978年以来,中国有107万海外留学生,但只有27.5万人回国,近3/4的人才流失到海外。
要保持“财富”,首先必须打破垄断
近年来,中国的这种大规模“潮涌现象”,不仅造成了中国的财富流失、人才流失、税收流失、支出流失,还深刻影响了中国“橄榄型社会”的建立。
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增长极”,但物质财富迅速积累,中国也付出了巨大的增长成本:上升的生活价格、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高税收负担和低福利水平等,这些都动摇了人们幸福的基础。
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各主要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的国民福利支出通常占本国政府总支出的1/2至2/3,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 gnp )的20%~30%。 相比之下,中国2009年中央财政的社会保险支出、医疗卫生支出、教育支出分别为7.6%、2.7%、4.5%,整体国民福利水平相距甚远。
投资者重视发达国家相对宽松的创业制度环境。 金融危机后,为了提高全球竞争力,美国采取了鼓励大量投资的政策,包括提供长期低息和无息贷款,以及提供劳务、投资和培训服务。 对于投资于非中心地区、边远地区和经济开发区的公司,美国政府提供了特殊的优惠政策。 而适合我国和公司创业的孵化系统、风险投资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分配与激励制度等制度设计还比较落后,体制障碍构成了基本的制度约束。
目前,公司经营压力越来越大,随着生产要素价格的全面上涨,产业利润空之间被极大压缩,原本做实体经济的私募股权移民意愿萌发,一些企业广告主通过银行贷款或境外汇款等方式转移资产,
通过更好的机制和政策环境“保留”财富(物质财富和人才财富)是中国极其重要的战术议题。 好的制度不是政府的经济反哺,而是打破垄断,提高制度保障的经济自由、产权自由和流动自由等,流动更多的要素,扩大内部开放,通过制度安排使市场真正发挥社会资源,促进公平竞争,提高经济效率,降低我国整体宏观税负,
标题:“我国知识精英流失全球第一 留住财富先破垄断”
地址:http://www.ygfootball.com/ynjj/24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