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9字,读完约3分钟
青岛新闻网财经报6月5日在世界银行(微博)今天发表的论文中指出,中国铁路环境影响评价法对生态自然环境的潜在影响备受关注,但目前业界普遍认为,土地征用和非自愿移民等更广泛的社会影响也应纳入统一的判断过程。
这篇名为《中国铁路快速发展面临的环境挑战》的论文,经验表明,可以采取适当措施,比较有效地缓解铁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世界银行环境专家、论文作者杨宁说,“在许多方面,在将环境影响分解和管理纳入基础设施项目的方法上,中国铁路领域走在国内前列,但我们将继续努力解决累积影响,提高公众参与质量,将社会影响缓解措施纳入环境保护措施。”
随着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 )》的颁布实施,宏观层面的环境保护措施开始出现在铁路网的规划中。 《环评法》要求对包括能源、农业、交通等特定领域的规划,在规划批准前进行环境影响品的评价。 铁路领域被明确为计划环境评估的试点领域之一。
世行认为,“十一五”国家级和项目级铁路环境影响评价已步入正轨。 但是,提出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如土地征用和非自愿移民,应该纳入统一的判断过程。
根据现行环评法的相关规定,必须违反环评法建设项目,停止建设。 完成了。 驾驶也必须停止。 例如本月,哈尔滨至齐齐哈尔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因违反环评制度被环境保护部叫停。 据悉,该工程松花江特大桥擅自变更建设场地、扎龙湿地保护区路段变更施工方案,未重新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即擅自开工建设。
虽然现行环评法只关注对生态自然环境的潜在影响,但对公路、铁路、机场等民生工程的约束力仍然很弱。 违反马的评价的项目不少,但有些即使被查出也只是下令纠正。
世行论文认为,中国铁路环评在公众参与和新闻披露方面有待改进。
“与公众参与和新闻披露相关的中国环评法规和国际实践宗旨相同,但两者之间仍有实际差异。 对前者来说,公众参与的范围和深度比国际实践有很多差距,新闻披露也常常不足。 ”。 论文上写着。
“十二五”期间中国铁路将进入大快速发展期。 2008年中国调整了“中长期铁路网计划”,2005年7.5万公里的铁路营业距离提高到每年12万公里。 这个计划是百年来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国家铁路开发项目。
据世银介绍,这个规模较大的项目对全国各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包括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东南和东北地区。 在生态脆弱经济不发达的西北地区被自然风景所吸引的西南部。 这样大规模的快速发展建设无论是环境还是社会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杰琳来自北京)
标题:“世行:中国铁路环评应考察土地征用和非自愿移民”
地址:http://www.ygfootball.com/ynjj/16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