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68字,读完约1分钟
中国经济网编辑:最近,城市形象的普及可以说“雷声”不断。 公交广告“重庆、凉城利川”的争论还不平坦。 桂林一公园在推出“短裙门票半价”后,舆论又起来了。 各城市为了争夺日益匮乏的中青的兴趣,绞尽脑汁,什么都可以用。 因为“我在重庆”受城市形象推进的各种“雷声”中只是冰山一角,各城市有没有采取过那些方法来推进形象? 城市形象的普及真的像“雷”那么好吗?
各地城市形象宣传方法的面貌
艳俗型:子曰:“食色、性也”,这样的宣传方法将人的“颜色”本性发挥到极致。
湖北利川市
湖北利川市:“我依赖重庆、凉城利川”
从今年6月开始,为了在重庆定位利川旅游资源,湖北利川市旅游局在重庆做了“依赖重庆、凉城利川”的广告, 前几天,重庆工商局要求迅速撤下这个广告。 利川市旅游局表示,如果强制拆迁,将起诉广告业者集团。 【详情】
江西宜春
被称为江西宜春、春的城市
年3月4日,国内某论坛上网友曝光,江西宜春市旅游政务网上,该市的广告语为“宜春、春”,为 当地的旅游部门希望得到这个效果。 随着争论的加剧,最终应该将推广词变成“宜春、春季城市”。
标题:“城市形象推广不能靠"雷声" 发掘文化内涵才是王道”
地址:http://www.ygfootball.com/ynjj/25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