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87字,读完约5分钟
掀开栅栏,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大大总书记亲自领导下,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量深化了全面改革,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子疾走稳定、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本报从今天开始发表“走在基层一线看改革落实”专栏,报道了各地贯彻深化中央全面改革精神的措施,展示了人民群众从中获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初秋季节,贵州省盘州市盘关镇贾西村的村口四望无际,群山黄色,金灿灿的梨子充满了大小山坡,村民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超越古稀的老党员任德旭说:“我不认为在石头的角落里也长了‘摇钱树’,小小的梨果能极大地改变村民的生活。 ”。
位于乌蒙山区深处的贾西村,曾经是一个深贫困村,贫困发生率达到33.8%。 年,贾西村敢于削减“吃螃蟹”、玉米等低效作物的种植,重新种植了梨。 经过5年的快速发展,该村梨种植面积达到1.35万亩,顺利剔除“贫困帽”,全村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
贾西之变是贵州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决战脱贫攻坚的缩影。
年7月19日,习主席主持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指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快速发展的意见》。 推进农业绿色快速发展是农业快速发展观深刻的革命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主攻方向 为了正确解决农业绿色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的关系,创新形成了增加绿色高质量农产品供给、降低资源环境利用强度、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体制机制,形成了与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快速发展格局,
对贵州这样九山半水半田的山地贫困省份来说,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不仅关系到贫困群众的脱贫大计,还关系到全省新旧动能的有序转换、优质快速的发展。 贵州省党委书记孙志刚认为,“在脱贫关键时期,用以前流传下来的、常规的方法抓住农业结构调整,短期内难以实现,必须采取超常规、革命性的措施促进全面变革。”
去年以来,贵州深入贯彻习大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按时战胜扶贫攻坚目标,深入审视产业选择、农民培训、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法、产销对接、利益衔接、基层党建等“八要素”, 在全省范围内推进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专业化、现代化快速发展轨道,青山间结出了种子。
年,贵州省减少低效玉米种植面积785万亩,蔬菜、水果、中药材、茶叶、食用菌等经济作物667万亩,全省160.8万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348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9%。 今年,该省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减少500万亩玉米种植使经济作物迅速发展。
不种玉米是什么,产业选择是关键。 贵州充分结合资源存量、产业基础、市场诉求等因素,制定了蔬菜、食用菌、茶叶、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生产指导意见,由县明确主导产业,一县一业,全产业链迅速发展。 对于哪些基础好、市场潜力大、龙头公司带动的高效作物,全村、乡里集中连片规模化推进,目前已形成产业专业的乡镇和村。
在资金支持方面,贵州将财政投入向越来越多的农村产业倾斜,向绿色、扶贫有成效的产业倾斜,整合财政资金发挥“指挥棒”“磁铁”的作用,吸引金融和工商资本投向农村产业。 上半年,该省种植业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29.1%,林业投资增长24.4%,畜牧业投资增长30.8%。
农产品要推动富民增收,必须好好种植,更需要好好卖。 在推进农村工业革命的过程中,贵州积极开展农产品进口单位、学校、社区、医院、企事业单位、超市、军营“七进”活动,推进农校对接、农企联盟、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食对接等 另一方面,贵州积极培育绿色高质量农产品企业品牌,着力打造高质量区域公用企业品牌,另外“老干妈”、都匀毛尖等知名企业品牌影响较大。 并利用东西部扶贫合作机制,进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粤港澳大湾区等用户市场,定位贵州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较大。
农民的利益如何维持? 贵州统筹“资源资产变更、资金股东变更、农民股东变更”改革,宣传“龙头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确定公司、合作社、村集体、贫困者在产业链、利益链中的份额,贫困者流向土地。 据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推算,全省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较以前种植玉米,亩产纯利润3000余元。 今年上半年,该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增收45.53万户贫困人口,每户增收8200余元。
在现在的贵州,“赚什么、赚什么”成为农民选择产业的重要考虑因素,一点点地方“农村祖祖辈辈种玉米”以前流传下来的“无规模”的历史正在加速变化,充满希望的特色产业正在加速成长。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吴秉泽王新伟)
(责任编辑:石兰兰)
标题:“贵州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绿水青山间种出"摇钱树"”
地址:http://www.ygfootball.com/ynjj/25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