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0字,读完约3分钟
暴涨的股市为美国创造了数十万亿万富翁,但依然挡不住美国社会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的步伐。 衡量社会财产分配公平的基尼系数多年来一直维持在0.4的国际警戒线上,其背后有税收政策的脆弱性、超宽松的货币政策等。
根据美国市场调查企业斯佩克特雷姆集团日前公布的报告,截至年底清除房地产后,美国家庭财富超过百万美元的近900万人,超过去年的860万人。 然后根据公布的美国年度总统经济报告,在过去的十年中,美国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增长停滞。 两份报告传达了反差鲜明、经济增长乏力、在美国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分层的消息。 造成这一局面有几个重要原因。
首先,美国现在的税制偏向富裕的投资者,分红等投资性收入和劳动性工资收入有所区别。 目前美国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为39.6%,但长期资本利得税率只有税收最高税率的一半。 许多企业高管和投资者的收入来源是投资性收入而不是工资。 结果,“股神”巴菲特家族实际负担的税税率形成了他不炒股办公室保洁工高的奇怪局面。
其次,上市潮和高管激励机制的内在缺陷促进投机文化。 公司相继上市,普遍实行的股权激励计划培养了许多富豪高管。 30年前,美国许多公司高管的年薪和基层员工的差距至多是10倍,而现在这个差距已经超过了100倍。 股权奖励计划的缺陷一点使上市公司高管片面追求高风险和股价的短期表现,忽视委托人的利益和长时间的稳健经营。 这种投机文化也促使了财富迅速向富人集中。
再次,全球化浪潮的“双刃剑”效应。 贸易、物流的全球化使得美国普通上班族可以享受韩国制造的液晶电视、日本制造的照相机和中国制造的登山鞋,过上更加体面的中产阶级生活。 但是,随之,美国的制造业工人因价格高而逐渐失去竞争力。 与制造业达到高峰的1979年相比,美国现在年均失去制造业岗位约23万人。 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无法想象“汽车之都”底特律市人口萎缩陷入破产境地,以前传入工业中心“锈带”的小城镇疲惫不堪,难以展现昔日的荣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的就业市场在结构上发生了变化,高报酬岗位越来越少,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 在这个美国经济复苏周期中,半数以上的新岗位来自零售、餐饮酒店等低报酬领域,工薪阶层和富豪的收入差距再次扩大。
最后,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进入宏观经济政策的“瓶颈期”。 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接近100%,巨额利息负担侵蚀着财政活力。 在财政火力不足的情况下,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国多次发表了量化宽松政策“打开水闸放水”。 由于美国的产能利用率已经低于30多年来的历史平均水平,实体经济吸引力不足,相当多的流动性停留在资本市场,而不是进入实业。 。 诚然,股指上涨可以给民众带来信心,但其财富效应也有利于富豪阶层。 纽约大学经济学家爱德华·; 沃尔夫的研究表明,1%的最富有的美国人约占美国家庭股票资产总额的30%。 美国等国实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造就了新富豪,在不知不觉中拉大了贫富差距。 (记者蒋旭峰)
(青岛新闻网蒋旭峰)
标题:“美国贫富差距持续拉大 超宽松货币政策成推手”
地址:http://www.ygfootball.com/ynjj/13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