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74字,读完约4分钟
上个月蒙牛收购奶粉制造商雅士利的消息再次震撼乳品市场,加之此前在资本市场的一系列动作,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蒙牛越来越多的“洋颜”和“洋股东”的加入,多元化的蒙牛具有开放和包容的气质, 所谓的“上兵伐谋”,只有先训练内功,满足国内费用的诉求,才能走向国际,蒙牛措施才能给国内乳业带来越来越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中国乳业国际化的“新长征”
6月18日,蒙牛发布公告,收购雅士利至少75.3%的股份。 这也是中国乳业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收购。 蒙牛方面表示,此次收购旨在弥补蒙牛婴幼儿奶粉的“短板”。
控股集团雅士利是去年以来蒙牛进行市场整合的第四次重大动作。
去年4月,丹麦乳品巨头爱氏晨曦arla foods以22亿港元出资蒙牛,获得5.9%的股份,参与蒙牛的实际运营,覆盖从尖端奶源管理到生产质量管理等重要行业。 今年5月,蒙牛以31.75亿港元增收奶源供应商现代畜牧业股份至28%,成为后者单一大股东,进一步加强上游奶源控制。 5月底,蒙牛与法国达能成立合资企业,合并达能中国和蒙牛双方的酸奶业务。
事实上,蒙牛这一系列动作显然有周密的战术安排,不是简单的资本运用和盲目扩张。
一位接近蒙牛的人向财经频道透露,自去年4月孙伊萍担任蒙牛总裁以来,蒙牛已经形成了“五年计划”,最近在资本市场的动作频繁,就是为了贯彻这一战术。 “就像最近的合并锉刀一样,以前双方有接触和意向,但碰巧签约时赶上了国家政策层面的发力,外界的解读越来越多。 ”。
迄今为止,有关部门对奶粉领域进一步加强了监管。 6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9部委联合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奶粉公司必须自行制造的自控奶源》、《禁止贴牌、国内分装进口大包奶粉》等新规,国内许多
作为国内较早提出目标国际、实行国际合作路线的乳业企业,业内人士指出,蒙牛引进欧洲首家乳业arla foods作为战术股东,是看到了中国乳业未来需要快速发展的短板。 双方合作借鉴了arla foods在养殖、牧场管理、研发、质量管理、生产技术等方面全球领先的经验,为蒙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蒙牛在国际管理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我国乳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示范。
这几年,乳业的国际探索之路没有停止。 为了消化吸收arla foods先进技术,使其与世界通行的质量标准对接,蒙牛再次瞄准了来自新西兰的asurequality——国际上认同度最高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机构之一。 蒙牛将国际先进水平的质量认证引入乳品产业链,相当于给蒙牛盖上了国际通行的“印章”,为产品与国际标准接轨提供了检测平台。
蒙牛“连续拳”引发乳业合作潮
除了夯实基础练习内功外,蒙牛还在逐步完善乳业链条。 因为这就是与达能、雅士利的“震撼级”合作。
与国际一流公司合作,也着眼于蒙牛的推广。 正如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所说,达能与蒙牛的合作将以乳制品业务合作为起点,在未来进一步发挥双方在市场、渠道、产品、管理上的各自特点。
受蒙牛一连串“连拳”的影响,作为其老对手,国内另一大乳业巨头也不甘落后。 7月3日,伊利宣布与外资乳业巨头美国奶农协会( dairy farmers of america,dfa )合作,但具体合作细节尚不清楚。
业内人士指出,伊利此次获得美国最大的牛奶企业被视为与蒙牛奶源争夺战的升级,但dfa产品尚未进入中国,从合作到真正的服务用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比之下,达能、arla foods这样的奶企更熟悉中国市场。
这样,蒙牛之前的一系列整合动作,产生了连锁效应,推动了中国乳业的升级。
中国乳业新闻网首席执行官王伟认为,对蒙牛来说,引进海外资本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基于想走精品化道路的想法,可以视为国内外奶企合作模式的探索。 如果成功了,国内其他乳制品公司可能会纷纷效仿,与国外各大乳业集团进行跨国合作,寻找适合自己的合作模式。
可见,“蒙牛效应”每次在业内引起强烈的关注和跟风,不仅表现出中国乳业的关注度,更重要的是,其动作引领了当前乳业的快速发展趋势,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依靠敏锐发现的内在力量和对自身的分析,蒙牛的一系列行动不仅符合当前自身的业务诉求和中国大市场快速发展的轨迹,也更展现出一定的前瞻性和系统性。 (昆明新闻港信记者戴兴)
标题:“中国乳业迎复兴机遇 蒙牛国际化带动领域升级重组”
地址:http://www.ygfootball.com/ynjj/10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