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0字,读完约3分钟

利率市场化开启新进程

记者苗燕李丹(微博)

此次央行宣布将贷款利率下限扩大0.8倍,存款利率上限扩大1.1倍,标志着央行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启动了新的进程。 这次政策的出台,延续了一贯逐步推进的模式,也为后续政策的出台提供了探索和经验。

此次利率市场化政策中,允许存款利率上限突破基准利率的意义重大。 业内人士评价说,存款利率的放开,其意义不仅远远超过了贷款利率的变化,而且超过了2004年将贷款利率下限扩大0.9倍、放开存款下限的政策。 这给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能力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只有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试水。

“利差收窄挑战银行盈利模式”

储藏库战争在加剧吗?

利率市场化最重要的优点之一是体现了金融机构在竞争市场中的自主定价权。 这意味着银行可以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自身需求等,自主定价其利率。 与以往的存款利率总是遵循基准利率的变动不同,今后银行有可能根据其资金结构的需要随时调整存款利率。

“利差收窄挑战银行盈利模式”

存款利率上限虽然没有完全放开,但足以引发1.1倍更激烈的储蓄战。 从多家股份制银行将存款利率提高到1.1倍的上限可以看出这些银行对存款的渴望。

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家坦言,他没想到四大银行的存款利率设定得那么高,反应那么快。 所以,中小银行看到这一点,很快就意识到它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存款流向大行,很快就做出了提高存款利率的决定。 他认为,由于存款利率大幅分化,客户可能会基于“货比三家”,更加加剧未来银行对存款的争夺。

“利差收窄挑战银行盈利模式”

但中投证券拆解分析表明,与去年同期银行全力确保存款满足监管条件相比,目前银行的存款动力明显减少,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整体低迷导致的信用诉求不足,银行对资金的诉求相应下降。 低谷期,银行资产扩张意愿不强,因此也没有动力提高债务价格。

“利差收窄挑战银行盈利模式”

贷款利率整体不容易下跌

此次央行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波动区间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从此前确定的0.9倍下限放开。 但是,目前大中型银行已经建立了更加完善的贷款定价机制,注重价格、风险和收益的匹配。 这是因为即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银行也不能普遍将贷款利率下调到下限。

“利差收窄挑战银行盈利模式”

一位大风险管理部人士表示,虽然政策诱导是政策诱导,但商业银行会通过实际操作根据自身风险状况定价,“贷款利率不会完全放开”。

但贷款利率下限下跌打开通道,不排除一些资质较好的公司,银行可以将贷款利率下调至0.8。 一位股份制银行的人说,现在在和大客户说话的时候开始浮出水面。 目前,银行信贷规模尚可,但随着经济下滑压力加大,公司对贷款的诉求不太旺盛,此时银行议价能力减弱,也有利于高质量公司在贷款谈判中谈到资金价格下限。

“利差收窄挑战银行盈利模式”

银行的盈利模式正在改变

从记者了解到的多家银行的存款利率来看,与政策出台前相比,各银行的利差明显收窄。 在谈到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利润的影响时,工行董事长姜建清在去年年底写了一篇论文,指出国内商业银行的利润仍然以利息收入为主,利率波动对利润稳定性的影响很大。

“利差收窄挑战银行盈利模式”

澳大利亚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推算,在极端情况下,银行利差比以往缩小了约100个基点。 事实上,银行的利润可能会进一步受损。 这是因为实际资金价格可能会超过目前设定的存款利率上限。 这对银行来说当然不是好消息。

“利差收窄挑战银行盈利模式”

但利率市场化的目的不是为了削弱银行的盈利能力,而是为了鼓励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和综合化经营,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促进商业银行转型的快速发展。

标题:“利差收窄挑战银行盈利模式”

地址:http://www.ygfootball.com/ynjj/16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