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45字,读完约4分钟
? ? ?
? 丹丹想读一本对学习有帮助的书。 见习记者张萌摄
? 丹是荣华学校的三年级学生,今年9岁,一只眼睛先天性失明。 养父带着她蹲在护福村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里,靠捡废品为生。 携手去“中心”的活动室坐一会儿、看书、画画,是她每天最期待的活动。
“受生命折磨的孩子就是知道勤奋”
福村与福德村相邻,一拐弯七八角,从喧闹的主街绕到了紧密相邻的楼群中。 丹的养父丁和他的河南老乡蹲在一幢大楼门口,吸着皱巴巴的烟,带着苦涩的笑声。
丹家在这栋楼的一楼。 进入大门后通过走廊。 走廊暗得伸手不见五指。 一个不到一平方米的房间,两块不太厚的木板是丹丹和丁的床,占了整个房间的一半,床下塞满了空的塑料瓶。
“2003年的腊月,在桥洞里听到了她的哭声。 ’那一年,小丁刚从河南来到昆明,他走进桥洞,从背笼里还抱着婴儿丹丹。 看到她的可怜,小丁把丹丹带回了家,养育了她。
小丁发现丹丹时,她的一只眼睛失明了,高烧不止。 要不是正好碰上了同乡的老中医,丹丹说他可能熬不过那个腊月。
“受苦受难的孩子就是知道勤奋”小丁的河南老乡举起丹丹,重复着这句话。 小丁没有读过一天的书。 三年前,他咬牙把丹丹送进了小学。 丹丹没想到每次考试都在班里名列前茅。 “每天在长椅上做作业,做完后帮我捡废品”。
我想当记者是因为我能帮助别人
5月16日下午,本应于4点20分从学校回家的丹丹,直到5点半才消失。 小丁有点着急,有时望着门口。 终于,在昏暗的走廊里,瘦削的身影渐渐清晰,丹丹背着大包跑进房间,向养父解释说:“我牵着手去了中心。”
年前,小丁家原来租的房子被拆毁,之后搬到护福村,丹丹搬到荣华小学继续学习。 那时,她才知道,有一方天地,可以让自己接触贫困以外的世界。
“我经常画画和看书。 ”丹丹家的墙上贴着在“携手中心”举办的绘画作文比赛的奖状。 她是中心助理中心主任邓恒凌的学生,在邓小先生的印象中,她是个很好学很乐观的孩子。 “我们也联系了医院,想让她恢复眼睛,但是医生检查后,丹丹说没有恢复的希望。 邓主任很遗憾。
“我想成为记者和志愿者。 这样才能帮助别人”几天前,从学校回来的丹丹看到街上蹒跚行走的小鸡,浑身是泥。 好心的丹丹抱着小鸡回家,用家里本来就不多的米饲养,用捡的纸箱筑巢。 小鸡在丹丹家“滴答”地叫个不停,但如果丹丹把它抱在手心里,马上就会乖乖闭嘴了。
和其他同龄孩子不同,丹丹对故事书没什么意思。 她说自己的语文很好,平时喜欢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一些对学习有帮助的书。 最近,丹丹最想看的是《唐诗三百首》,《唐诗是我最感兴趣的》。
●事件反馈
热心市民、网民的捐赠书达221册
5月15日,都市时报(记者李妍)在本报联合腾讯微博上隆重发布了“儿童节,他们更需要礼物”的活动,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 在此期间,许多网民和爱心市民表示愿意进入本报热线捐赠图书。 一些网民和市民捐赠的221本书顺利地到了我们手里。 6月1日,本报将向云南合作困难群体创业服务中心和有需要的孩子们赠送所有捐赠的书。
捐书的爱心人士来自广西、湖南、安徽、河南等全国各地,他们以网络订购的形式捐书。 一些网民通过邮寄方式捐赠空闲的课外书籍。 截至目前,我们收到了市民、网民捐赠的221本书。 的类型有童话类、寓言类、作文类、科普类、文学作品。
昆明市民崔爷爷也加入了这次捐款的行列。 崔叔叔今年70多岁,住在白马小区,是本报10多年的老网友,看到本报发表的活动后,崔爷爷马上打电话,说想捐赠孙子以前读过的书。
标题:“独眼女孩丹丹想看《唐诗三百首》”
地址:http://www.ygfootball.com/yaowen/7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