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3字,读完约4分钟

? ? ? ? “四群”工作人员和群众一起挖掘蓄水池。 首席记者赵伟摄

近一个多月来,一些变化在甸县六哨乡悄然发生:招聘会在门前举行,220名村民与公司签订了单向就业协议。 为积压的500吨红薯发愁,公司来家里收购。 全乡校点拆迁后床位紧张,100多张床很快就进了学校宿舍……这些变化来源于一个事件:村里来了6个做“四群”工作的城市人。

“市人社局“四群”从业队员用一件件实事让村民满意”

“以前也有人来扶贫,沾点水,来了就去了。 ”。 想起2月17日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四群”教育事业队进村,六哨乡大村委会党支部书记王天云认为,这些脚脱了鞋、戴着大草帽的城市“干部”一定来了“装扮”。

但是,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员工用实际行动告诉了王天星和村里的群众:他们确实是来做事实的。 村委会空地被职工开垦成为学农基地,种植了600多株从外面买的辣椒苗、茄子苗。 村子里人畜饮水工程开始了,剩下的红薯被运了出来。 村民的疑虑一个一个消除,队员们也渐渐融入了村子里的生活。

“市人社局“四群”从业队员用一件件实事让村民满意”

余宏亮是市人社局“四群”教育工作队队员之一,根据安排,他上传了六哨乡大村委会纸厂村。 第一天,余宏亮和队友花了一天时间打扫了村里提供的办公室兼住宿设施。 10平方米的小屋被分隔成两个,里面住着人,只放着两张单人床,外面放着简单的办公室桌子和椅子。 两个大桶,一瓢,一个小茶壶是所有的生活用品。

“市人社局“四群”从业队员用一件件实事让村民满意”

上传六哨乡的市人社局“四群”工作人员共计6人,分为3组分别上传不同的村落。 六哨乡是寻甸县5个扶贫攻坚乡之一,距县城60公里,距昆明市120公里,是集高寒、民族、贫困于一体的高地山村,群众生活十分困难。

员工每天进村,到所有村民家里,都会给村民发印有联系人姓名、公司、职务、电话、地址等个人新闻的卡片。 “如果大众有什么困难,需要处理什么问题? 请直接和我们联系。 ”。 访问中,工作人员在得知今年全乡近500吨红薯滞销、售价难以确保生产价格的情况后,立即向人社局党组报告。 人社局专门召开会议,积极协调驻昆部队、大学单位,以相对较高的价格联系群众销售芋头,仅一周就销售了50多吨。 人社局委托昆明生鲜蔬菜配送企业到现场签订服务合同,滞销的红薯近期将全部出售。

“市人社局“四群”从业队员用一件件实事让村民满意”

访问期间,工作人员为村民们整理了各家庭的档案、民情登记、乡情村情、工作报告,8个蓝色档案整齐地放在简陋的桌子上。 “今后请务必把这些资料交给我们。 我们也要和你们一样整理村民的档案,掌握真相才能为大众服务。 ”。 王天云羡慕地说。

“市人社局“四群”从业队员用一件件实事让村民满意”

大村委会纸厂村在了解到村里人畜饮水困难的情况后,工作人员与村负责人积极协商,通过人社局筹集了10多万资金,在村旁的山上建设了蓄水池。 租用挖掘机一天要花280元,村子里没钱,所以每个家庭都出义务工,工作人员也和大家一起开锄头挖沟。 “蓄水池距离水源地还有2公里以上,引水管道费还没到,我们得想办法解决”在全村的“饮水工程”中,工作人员们都在努力。

“市人社局“四群”从业队员用一件件实事让村民满意”

工作人员也知道村民渴望外出赚钱增加收入,但由于交通、新闻滞后的限制,没能出山。 帮助六哨乡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月23日,市人社局组织40多个雇佣机构提供1000多名员工进入六哨乡,组织了特别的招聘会。 全乡1200多人参加了招聘会,220人达成了就业意向。 对与雇佣者签订雇佣合同的村民,市人社局提供道路费或直接派遣到工作场所。 21岁的村民小龚说:“招聘会在家门口举行,也可以直接上班,很方便,处理了实际的困难。”

“市人社局“四群”从业队员用一件件实事让村民满意”

年,六哨乡大部分分校被拆除,许多学生进入乡中心完全变小,床位紧张。 工作人员协调了昆明高级技工学校,免费资助了100多张铁床,处理了200多名学生的住宿问题。

人社局“四群”的员工将上传到六哨乡一年,但当地村民希望需要更多的时间。 “如果员工能在我们村呆五年,村子里一定会发生翻天复地的变化! ”王天云说。 (昆明日报记者杜托)

标题:“市人社局“四群”从业队员用一件件实事让村民满意”

地址:http://www.ygfootball.com/yaowen/8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