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79字,读完约3分钟
云南省从前也有流传下来的墨字号,但是现在百年的云墨只剩下“天宝斋”。 昆明希望将天宝斋以前流传下来的名墨纳入市级非遗保护点,配合政府、社会、公司的力量,让昆楚唯一以前流传下来的制墨技术延续下去。
一边受到省外规模化带来的墨品大量生产的冲击,一边受到原材料短缺和工匠后继不足的制约,继承5代历经148年的昆明天宝斋名墨今内外交困难。 昆明市今年将天宝斋此前传入的制墨技术列入市第三批非遗保护项目,其传人李玉霖认定为市级非遗代表传承人,意在保护仅存的百年“云墨”文化遗产。
? ? ? ? 百年的云墨只剩下一点点了
今年,昆明市第三批无形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新增20个副本,57人成为市级无形文化遗产的代表传承人。 “天宝斋”制墨由以前流传下来的技术和传人李玉霖按列项保护。
五华区文化馆将“天宝斋”制墨致力于市级非遗保护项目。 原因是昆明天宝斋墨业是云南唯一的老字号百年制墨公司,“云墨”制作是我国制墨技术中的一朵奇葩,在“天宝斋”以前就很有名的墨特点鲜明,技术独特,内涵丰富,在云南制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云南省曾经制墨的手工坊不少,但保存到现在的只有昆明“天宝斋”。 1864年,李兜阳创办了江西省“李记天宝斋”。 那个长子李贵生继承墨水。 1945年,子孙李海顺在昆明武成路127日创立“李记天宝斋”,开创云南制墨先河。 1994年,李海顺之子李宏民在海埔路红庙寺310号标榜“昆明市天宝斋墨厂”。 目前,李宏民之子李玉霖掌管昆明市天宝斋墨业有限企业,“天宝斋”、“松滋侯”、“兰烟”、“松鹤春”等曾名墨复兴。
原料不足是接班人不足
昆明斋墨业有限企业总经理李玉霖表示,昆明市早就为保护天宝斋而传名墨,但由于原材料短缺和工匠继承人不足,早就传世的文产快速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据李玉霖介绍,天宝斋制墨遵循五代祖传秘方,为达到“丰筋饱理,光泽如漆,芳香宜人,万载存真”的油墨境界,配方中高质量的松烟、桐油、生漆、明胶及秘制上等香料,如麝香 由于各种原因,现在很多原材料不足。 以明胶为例,全国橡胶厂越来越少,我市唯一的昆明制橡胶厂也关闭了,目前找明胶离地州乃至外省很远,质量还良莠不齐。 另外以麝香为例,一坨一两多的麝香上涨到上万元的价格,出高价也难以保障稳定的货源。
另外工匠缺少继承人。 以前流传下来的手工油墨技术多而杂,而且制作过程脏、苦、累的现象突出,所以年轻人不愿意长时间工作,所以熟练的工匠很青涩。
? ? ? ? 外来墨水加剧竞争
目前,昆楚市场外来油墨产品种类繁多,其中“一得阁”、“红星”占有量最大。 云南墨企业品牌只有“天宝斋”,不利于与外来墨品的竞争市场的对抗。
李玉霖说,虽然外来油墨品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大量生产,但“天宝斋”这种以前流传下来的制油墨还保持着手工艺。 “云墨”的技术性更强,但在价格、产量等大众市场竞争因素上不及省外墨品。 这种制墨的生产很困难,因为前景堪忧。 这几年,省外的低价假货墨水和劣质墨水乱市很多,再加上本土以前就传来了制墨,更加岌岌可危。
目前,天宝斋在提高文化精品、完全批准零渠道、开展外部销售的措施上实力雄厚。 在政府支持和公司努力下,天宝斋油墨产品年产量达到3万多箱,产值近200万元。 立足本土扩大出口,天宝斋墨品赴云南周边省市,也出口缅甸、老挝、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昆明日报首席记者肖宇辉)
标题:“百年云墨仅剩一家 昆明列项保护“天宝斋””
地址:http://www.ygfootball.com/yaowen/6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