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2字,读完约3分钟

记录地震的强震仪。 见习记者赵斌\摄影

连接井下的探测器。 见习记者赵斌\摄影

位于昆明市北部的官渡区小哨乡有自流井,井水有时从井口流出来,但不能用于生产和生活。 这不是普通的井,是在家保护的,井口的线路连接着各种高科技设备。

井深达到2156米,井内有监视水温的探针和监视气体浓度的设备。

这是一口会说话的井,被称为“地球听诊器”。 他的“语言”和地震有关。

废井升格为“地球听诊器”

目前,这口井被视为观测地震活动的重要手段。 为了保护和便于观测这口井,防震减灾部门特地在井口上建造了一座三层的大楼,依托这口井设立了官渡区小哨数字地震观测站。

在观测所一楼的一个房间里,出现了据说是2156米深的云南最深的地震观测井。 这口井与事先预想的完全不同,不是能够深入地下观察的大井,而是井圈直径只有35厘米、由圆柱状金属封闭的小井。

5个与钢丝绳相连的水温探针通过井口金属罩后,分别进入井下100米、200米、300米、430米、500米,监测地下水温的变化。 测量的水温数据分别传送到两个地震前兆数据收集单元,然后传送到该观测所的分解设备和计算机。

井口上方由三个绿色软管连接密封井口的金属盖,三根软管的另一个接头分别与氡计、氦计、智能水银计连通,监测井内排出的氡、水银、氦三种气体的浓度。 井口金属罩外设有水垢和与井内相连的软管,可以观测井内水位的升降情况。 云南省及其周边地震发生前后,这口井内的水温、水位、气体浓度经常发生急剧变化。 除了这个观测井以外,该地震观测所内还设置有强震仪、地震仪、水位计、水温计等设备。 观测数据除保存在地震观测所的电脑中外,还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所有数据发送到省、市二级地震部门,供专家分析研究。 科学家通过观测数据的变化,可以知道地下断层的变化,它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地球听诊器”。

“昆明小哨有个“地球听诊器” 观测地震会“说话””

虽然现在很受重视,但很多时候很难想象这是一口死而复生的井。 当时打井的目的不是为了监测地震。

七十年代,石油勘探部门希望用小哨发射石油。 从1970年开始打井,到1974年挖到2156米深后,打的依然是水。 打井找石油宣告失败,这口井接近报废。 但是,由于这口井的深度特征非凡,位于对昆明威胁最大的小江断裂带上,鉴于小江断裂带历史上发生了8级地震,为了监测小江断裂带的地质活动,最终这口深井引起了地震部门的重视,于1982年依靠这口井

“昆明小哨有个“地球听诊器” 观测地震会“说话””

多次在地震前发出“警告”

云南省位于欧亚板块南端,受到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影响。 云南省的地震多为欧亚板块内部每个断层发生的地震,震级小于板块连接处的地震。 根据20多年来的观测,小哨深井水位资料不仅对较大的远震有反应,而且对川楚菱区块南部中强以上的地震指示较为明显,是监测昆明圈地震活动的重要资料。 例如1988年澜沧耿马7.6级地震,甚至年苏门答腊7.8级地震……小哨地震测井监测到的水位和气体浓度有明显变化。

“昆明小哨有个“地球听诊器” 观测地震会“说话””

据该观测所的业者镍光华称,每次地震发生时,该地震观测井最直观的变化中有几处是水位的升降。 通常,一天的井水位上升约1厘米,但地震前后井的水位上升很明显。 2004年印度尼西亚海啸前一周,这口井的水位一天内升降约4~5厘米,但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南部印度洋海域发生强烈地震,沿岸发生海啸,井水位置升降正常。 (记者程权)

标题:“昆明小哨有个“地球听诊器” 观测地震会“说话””

地址:http://www.ygfootball.com/yaowen/6840.html